防水塗料廠家告訴你外牆滲漏的防止方法

 作者:聯接防水

外牆滲漏的對策      

通過對外牆滲漏原因的分析,外牆防滲漏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外牆外保溫做法的防水效果,盡量将雨雪水阻止在保溫層外。而少量的雨雪水侵入進保溫層後,聚集在保溫闆與外牆間的粘貼層空隙中,必須降低這部分滲水的流動性,等待自然蒸發。同時要通過技術措施減少外牆薄弱點,使得這部分滲水在蒸發的過程中不能侵入室内。

       
充分發揮外保溫體系的防水性能    剪力牆結構的高層住宅樓,其外牆外保溫做法一般如圖4所示。該作法中兩道DBI抹面砂漿以及面層的塗料或面磚起到了整體防水的效果。

(1)外保溫系統防水透氣對防水功能的影響

①外牆外保溫系統要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透氣性。    

外牆外保溫系統是由保溫層和防護層組成(包含裝飾系統),是附着在結構牆體表面垂直于地面的立面建築組成系統,對于防水性而言,要求該系統能夠抵禦外界液态水的侵入。對于透氣性而言要求室内外水蒸氣分壓力差導緻的水蒸氣遷徙能夠正常進行。要達到好的保溫效果外牆外保溫系統必須兼顧防水和透氣兩種材料性能。

②外保溫系統吸水性和透氣性能分析。    

外牆外保溫系統從内向外依次為:結構層—保溫層—保溫防護層—裝飾層等。較理想的系統構造設置在各種材料的透氣性指标上,從内至外,材料的透氣性要求越來越好,水蒸氣就能夠有一個順暢的遷徙路線,不至于在牆體及保溫裝飾層内部形成冷凝水,同時從幹燥過程來分析,也是有利于水蒸發後排出的。吸水率的指标上來分析,主要是阻止液态水的進入系統内部,面層材料相比内部材料而言,吸水率就要求比較低。  

 保溫系統解決水蒸氣冷凝問題要求整個系統的每一種材料的透氣性指标能夠相互匹配,越靠近外側透氣性能越好;對于防止液态水進入方面則更嚴格地要求面層裝飾材料的防水性能。

(2)保證外牆外保溫防水功能的主要措施

①逐層漸變、釋放應力、防止裂縫是外保溫防水的正确技術路線。外保溫防止裂縫的發生是外保溫防水技術成功的基礎。防止外保溫裂縫的發生應考慮以下原則:外保溫的保溫效果滿足建築物的全部結構處于同一溫度環境的要求;外保溫材料系統各構造層均應滿足允許變形、誘導變形與限制變形相統一的原則;外保溫測結構應滿足柔性釋放應力,各層彈性模量變化指标相匹配,外層的柔韌變形量大于内層的原則;均勻分散的軟配筋(金屬四角焊網應滿足防鏽性能,玻纖網布耐堿強度保留率)應滿足壽命期的要求。急劇變化的溫差産生的熱應力集中發生在外保溫的外表面,解決外保溫裂縫應遵循給溫度應力、變形能量釋放的原則。采用“逐層漸變,柔性釋放應力的抗裂技術”可以有效地控制保溫層表面裂縫的産生。逐層漸變柔性釋放應力抗裂技術理念的構造設計要點是:保溫體系個相鄰構造層性能、彈性模量變化指标相匹配、逐層漸變,抗裂砂漿應保證一定的柔韌性以便釋放變形應力。同時,在抗裂防護層中采用鋼絲網改變應力傳遞方向,防止各種變形應力集中發生的可能。塗料飾面時,理想的模式應為從抗裂砂漿層→膩子層→塗料層的柔韌變形性逐漸增大;面磚飾面時,應采用具有柔性的粘結膠和勾縫膠。在外牆外保溫技術應用中,采用“放”的抗裂原則,即采用柔性漸變、逐層釋放應力的抗裂技術路線是外保溫不産生裂縫、保證防水功能的正确方法。

②解決好外牆熱橋問題。熱橋是指圍護結構中包含金屬、鋼筋混凝土梁、柱、挑陽台、遮陽闆、挑出線條等部位在室内外溫差作用下,形成傳熱密集,内表面溫度較低的部位。這些部位形成傳熱的橋梁,故稱熱橋。這些熱橋部位通常被忽視而沒做保溫,其受溫度影響而發生的變形量與做了外保溫的牆體是不同的。經過一定時間的形變破壞,會造成這些未做保溫的部位與做了外保溫的牆體交接處産生破壞裂縫。解決熱橋的根本途徑是斷橋處理,就是外保溫層必須完整包覆所有外表面,使保溫層閉合。比如,升出于屋面的女兒牆,應在正面,背面和頂面均設外保溫層。

③粘貼層空腔的施工措施。為防止雨雪水在進入保溫層後,沿着粘貼層的空腔四處流動,在外保溫闆材粘貼施工時,必須采用點框粘貼法。在保溫闆的四邊塗抹粘貼砂漿,寬度不小于5cm,距闆材外邊寬度不大于1cm,使得粘貼砂漿形成一個封閉的框,在框内再塗抹5個粘貼砂漿點。這樣既保證了粘貼面積,又使得壓實後的粘貼砂漿擠到闆邊,相鄰闆材之間沒有空隙,阻斷了滲水的路線。



标簽:



    上一篇:防水塗料廠家對外牆滲漏的原因分析外保溫的滲漏路線
    下一篇:隔熱防水塗料是什麼